您不知道的事? 退燒藥的副作用

2012年11月18日 11:41

       【發燒就要用退燒藥】在台灣似乎已經變成鐵則。小朋友發燒不馬上退燒,家長會焦慮,醫師更會被指責。到小兒急診室就診的病患最常見的理由是: [ 用過診所開的退燒藥,30 分鐘到 1 小時內不會退燒] 或是 [ 先用 A 退燒藥半小時不退燒,再用 B 退燒藥半小時不會退燒]。面對發燒的兒童到底要不要退燒,醫界一直有正反兩派的理論:

 

       不退燒派: 發燒是正常免疫反應的表現,體溫上升反而有助於免疫系統清除病原體

 

       要退燒派: 發高燒會讓兒童體力食慾變差,適度的退燒有助於恢復體力和增加食慾

 

       美國是極度不喜歡讓兒童吃藥的國家,醫師面對發高燒兒童通常的建議是 【少穿衣服,多補充水分】,只要小朋友活力食慾還好,就讓他們一直燒。受到上一代不正確觀念的影響,台灣的家長比較容易接受 【發燒就要用退燒藥】,醫生開退燒藥只需要 3 秒鐘,但要跟家長解釋到他們可以接受 【發燒是正常的反應,不會燒壞腦袋】,可能花 30 分鐘也不見得有人相信。曾經花時間在急診室跟一群家屬說明發燒的本質,但最後得到的回應是: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 [醫生,你說的我們都了解,但看到小朋友高燒我們會怕阿! 不退燒怎麼行...........]

 

       對! 因為怕,就要給小朋友用退燒藥,但為什麼從來不會怕退燒藥的副作用? 要認清一件事,天下沒有一種藥是完全沒有副作用的,如果你聽到 XXX 藥很好都沒有副作用,那一定是騙你的! 偏偏在華人世界這種 [神藥] 賣得特別好! 我們來看看兒童常用的退燒藥到底有哪些副作用:(台灣兒科醫學會 兒童發燒處置建議 第二版)

  1. 阿斯匹靈 (Aspirin) 與其他水楊酸(salicylate)製劑: 在兒童會引起雷氏症候群 (Reye syndrome),不可在 18 歲以下兒童當作退燒藥使用
  2. Acetaminophen ( Anti-phen 安佳熱/普拿疼): 過量使用容易產生肝衰竭,長期使用有發生腎臟傷害的可能
  3. 其他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 (nonsteroidal anti-inflammatory drugs,NSAID),如舒抑痛/馬蓋先/依普疼 (Ibuprofen) 和退燒肛門塞劑 (Voren): 胃部不適、上消化道出血、減少腎臟血流、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等

      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有效又安全的兒童退燒藥是 Acetaminophen (安佳熱/普拿疼 ) 和 ibuprofen (舒抑痛/馬蓋先/依普疼),其中 ibuprofen 不建議用在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或是脫水的兒童,因為減少腎血流,有時會傷害到腎臟。

 

       小朋友生的病大部分不吃藥也會好,像病毒感染造成的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、鼻塞、嘔吐、腹瀉等,其實只要適時地補充水分電解質,一段時間就會自行復元,所吃的藥只是在減緩症狀,並不會殺死病毒,也不會縮短病程,但每一種藥都有其副作用,吃藥的劑量越大、種類越多產生副作用的機會就越大。希望大家能慢慢建立一個觀念:

 

        【看醫生不一定要拿藥吃! 生病還是要給醫師看,但重點是要讓醫生判斷小孩到底是生什麼病? 有沒有危險的徵候? 不見得非吃藥不可!】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Dr.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/ Dr. E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豬頭老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